- 订单不足及成本压力上涨致东莞制鞋业陷危机
-
文章来源:财经网
鞋网8月22日讯,近来,东莞制鞋业风声鹤唳,不断传出工厂关闭的消息。经调查发现,东莞中大型企业如安加鞋业、飞利达鞋业、联运鞋业等公司已关闭或搬迁,麦斯鞋业、惠丰鞋业、永盛鞋业等多家鞋企正在大范围缩小生产规模,以应对订单不足以及不断攀升的成本压力。
劳动力成本年均约15增长,皮料自去年来也涨了10~20,人民币自汇改至今升值幅度累计已超过26。此外,每周停电两天,一些工厂发电一天就要花上5万元左右。多重因素叠加影响,越来越多鞋企挣扎在盈亏临界线上。
此外,美国、欧洲以及日本三大经济体皆陷入债务危机,市场消费疲态,向来注重设计和细节而且出手阔绰的欧洲客人,也变得斤斤计较起来。而爱买鞋的美国消费者也开始勒紧腰带。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表示,美国人之前年均消费十多双鞋,仅运动鞋就细分多个品种,而现在可能就只买一双运动鞋来用于多种运动。保守估计鞋的订单今年萎缩10。
连我国大女鞋制造及出口企业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也连叹困难。她表示,今年来报价大约提高15,预计全年出口1500万双,出口量仅能与去年持平,客户大约把10新增订单往东南亚转移。今年仅季度劳工成本就涨了20,企业要盯紧利润和利润率,不再追求规模的扩张。尽管占有规模的优势,但华坚目前利润率也仅有3~4,年出口约3亿美元(近20亿元人民币),而每月支付给2.2万名员工薪水就达4800多万元,这项一年支出近6亿元。
目前,中国制鞋占世界六七成,年产鞋130亿双,其中出口近100亿双。亚洲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,2010年,东莞鞋企1600多家,年产值630亿元。以外向型为主的东莞制鞋格局,正经历一场裂变。
进入21世纪之后,一些鞋企往越南、印度、孟加拉等亚洲国家外移。也有些则出现内迁,巴西国际贸易商派诺蒙已把东莞等地一半业务转移到四川、青岛,还在重庆投建了制鞋生产线。
商务部时评专家周世俭用无可奈何花落去来形容广东代工的命运。他认为加工贸易现已完成其历史使命,初级加工注定要被淘汰。他表示,世界产业转移不会停止,美国市场上的皮鞋,1976年每100双中有53双是在美国生产,而2006年只剩下1.5双,制鞋业基本安乐死。中国低端鞋业也难逃脱这一命运,世界制鞋格局正由高度集中在中国逐渐向东南亚等地区分流。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。
-
- 「高士」多功能鞋材:开拓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(3-19)
- 「高士」多功能鞋材RhenoprintTM工艺革新之作:三款 (1-16)
- 从萨凡纳设计学院到时尚大牌Coach:黄劲惟的设计之旅 (7-30)
- COZY STEPS 24FW 走进都市舒适圈 (7-19)
- 特步助威凯旋跑向巴黎,国民碳板跑鞋助全民开跑 (7-5)
- 奥林匹克日汪东城空降特步宜宾快闪,助威凯旋跑向巴黎 (6-25)
- 拖鞋的优缺点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拖鞋 (9-16)
- 安全鞋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(9-16)
-
- 展现女性魅力的神器--Fekkai品牌女鞋.. (6-19)
- 十佳童鞋企业:黑猫警长“野心勃勃”.. (1-11)
- 揭秘Crocs品牌经营 助鞋服企业优化供应链.. (1-11)
- 奥康胜诉 中国制鞋企业可学到更多.. (1-11)
- 慈溪“一双鞋”走出一片天 (1-11)
- 慈溪市鞋类企业向中高端市场突围 (1-11)
- 晋江鞋材企业出征东莞鞋展 (1-11)
- 近百家制鞋企业上榜“中国鞋业奥斯卡”.. (1-1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