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鞋企发力拓展内销市场建设品牌产业链
-
文章来源:东方网
鞋网8月16日讯之前,一则来自大体育用品商耐克的信息震动了整个制鞋产业链。信息显示,2010财年耐克在越南生产的运动鞋占总量的37,份额首次超过中国的34,在耐克区域生产外包中跃居位。一时间,各种基于中越制鞋业坐席调换的猜测与分析甚嚣尘上。回顾过去10年,作为耐克的制造基地之一,越南的崛起轨迹与中国珠三角极为相似,同时在此消彼长之间,中国制造部分的份额正受到越南的侵蚀。
耐克历年年报显示,2001年时,其鞋品有40在中国制造,世界范围内排名,而越南只占到13的份额。到了2005年,中国的份额降至36.尽管还排在首位,但此时的越南已跃至第二位,占比26,整整增长了一倍。到了2009年,历经经济危机,中国和越南并列,都是36;如今,越南已一举超过中国,占比37.中国退居次席,占比34。这原本并非什么耸人听闻的事件。因为自经济危机爆发开始,广东便率先提出了腾笼换鸟,鼓励生产制造业升级转型。如此一来,把低端工序放到越南这类东南亚地区,把优质工艺、毛利更高的部分放在珠三角,何乐而不为?
近日,建于1992年,韩资背景的东莞市素艺玩具有限公司倒闭,老板及管理人员已不知所终,法院则对该公司的财产进行了查封。这是个别现象还是一次倒闭潮?东莞市外经贸局公布了一组数字,今年1-6月,东莞累计关停企业261家,同比少了5家。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,企业的关停逐年下降,2008年关停865家,2009年657家,2010年585家。套用在公司运营上,这只能说明亏损额正逐年减少,但还远未到有起色时。东莞当地一家台资背景的鞋类加工厂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。目前的现实情况是,珠三角以外地区低端制造业竞争力正在加强,同时不断完善的还有产业配套。如此一来,对珠三角制鞋业来说,升级?转型?无论你的决定是什么,动作要加快了。
诚然,珠三角遍布大小鞋业加工厂,按照雪华(化名)的说法,单纯的鞋类制造大约能活5年至10年。雪华在一家国际知名运动品牌工作,主要负责寻找制造方面的合作伙伴,也就是生产商。她告诉记者,自己的工作在行业内叫梳整生产,即为品牌订单寻找接单的制造商。越南、印尼等地制鞋产业确实上升得很快,但珠三角依然有无可比拟的优势,这里政局稳定、人民勤劳、配套完善、工艺先进。她表示,在这些优势下,品牌商自然更愿意将单交给珠三角的生产商做。但随着工人低薪酬制度的建立,人力成本成为了生厂商上涨快的支出部分。同样是人的因素,目前整个珠三角制鞋业都面临着人员流动大的问题,一家工厂能招到7-8成的工人就已经很不错了。雪华称,这种情况下,无论是订单还是工人,都开始向大工厂倾斜。
工人们会觉得大工厂更稳定,品牌商则看重大厂的梳整能力。她举了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例子,这两家运动品牌巨头释出鞋类订单时,一定会要求该制造商至少有三个国家的梳整。即除了中国外,在越南、印度或印尼等地也设有工厂。这样订单中一些相对低端的产品,如凉鞋等,可放在越南等地生产,相对的产品则落在中国。这样一来一张大的订单,只需要面对一家制造商。大制造商规模庞大,工艺精良,又在各地有梳整能力,议价能力自然也越来越高。所以,我们同时也会将订单给一些小厂去做。按照雪华的说法,找小厂的原因只有一个,就是价格相对便宜。同时,为了把成本做得更低,这些小制造商被迫将厂迁至内地低成本地区。这样一来,外来务工人员便选择留在本地工作,加重了珠三角用工荒。宛如一个无法跳出的循环,加速了珠三角制鞋业的洗牌。
-
- 「高士」多功能鞋材:开拓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(3-19)
- 「高士」多功能鞋材RhenoprintTM工艺革新之作:三款 (1-16)
- 从萨凡纳设计学院到时尚大牌Coach:黄劲惟的设计之旅 (7-30)
- COZY STEPS 24FW 走进都市舒适圈 (7-19)
- 特步助威凯旋跑向巴黎,国民碳板跑鞋助全民开跑 (7-5)
- 奥林匹克日汪东城空降特步宜宾快闪,助威凯旋跑向巴黎 (6-25)
- 拖鞋的优缺点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拖鞋 (9-16)
- 安全鞋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(9-16)
-
- 展现女性魅力的神器--Fekkai品牌女鞋.. (6-19)
- 十佳童鞋企业:黑猫警长“野心勃勃”.. (1-11)
- 揭秘Crocs品牌经营 助鞋服企业优化供应链.. (1-11)
- 奥康胜诉 中国制鞋企业可学到更多.. (1-11)
- 慈溪“一双鞋”走出一片天 (1-11)
- 慈溪市鞋类企业向中高端市场突围 (1-11)
- 晋江鞋材企业出征东莞鞋展 (1-11)
- 近百家制鞋企业上榜“中国鞋业奥斯卡”.. (1-11)